bet28365游戏
首页  >  2015专题集  >  南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最美卫计人

"白衣使者"钟日胜不畏艰苦两度援非

2015-09-16 17:24 来源:南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点击数:( )

钟日胜医生在医疗援非期间为一名出生6天的新生儿进行手术麻醉

  钟日胜同志作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两次主动请缨参加援外医疗队,分别到非洲贫困国家尼日尔共和国、科摩罗联盟共和国参加援外医疗工作。他肩负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援外医疗任务,犹如一匹飞驰的骏马在贫瘠的非洲大地上传送健康与希望。

  一、心存梦想,开启援非人生

  2004年4月,34岁的钟日胜正在手术室里为需要施行麻醉的病人做着准备,科室主任急匆匆地走进来对他说:“刚接到一个援非任务,要派一个中级以上职称的麻醉医生到非洲尼日尔工作,任期两年。你没有家庭负担,希望你能积极参加。”当时钟日胜正处着一个女朋友,如果这个时候去非洲,恋情前景黯然。此外,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在老家龙州县城跟哥哥一起生活,但一场变故夺去了哥哥的生命。如今就剩他这个儿子,怎么办?他给姐姐打了电话,姐姐很担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眼看报名期限一天天逼近,他内心深处经过多次的纠结和挣扎,反复思量、商议之后,援非的梦想让他终于在报名截止那天,鼓起勇气递交了申请。就这样,钟日胜成为了第13批医疗队员加入奔赴尼日尔的援非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名医生,开启了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援非旅程。

2012年12月28日早上,第九批援助科摩罗医疗队员、麻醉医生钟日胜在科摩罗首都马鲁夫医院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抢救一名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休克病人。

  二、胸怀责任,坚守白衣阵地

  前往尼日尔之前,钟日胜四处搜寻那个有着“阳光灼热国度”之称的、位于撒哈拉大沙漠边缘的国家的有关资料,得到的关键词是:炎热、干旱、贫穷,疟疾、饥荒、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他所要去的津德尔地区,又是这个国家最偏远、最落后的地区。这一切让钟日胜感到有些忐忑。时任医院党委书记的李建民同志看在眼里,对他十分关心,几次找他谈心,除了悉心询问法语学习情况及工作安排外,不断鼓励他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争取为医院、国家赢得更大荣誉。2004年11月,带着组织的嘱托,辗转行程,钟日胜来到了这个设想了很多次的尼日尔东部偏远的小镇--津德尔,举目望去,穷街陋巷,破败不堪。

  钟日胜工作所在的津德尔医院,是尼日尔仅有的3所国家级医院之一,但医疗设施仍然非常简陋、陈旧,医生寥寥几人,药品严重短缺。同时,这个贫穷的国家还遭到各种疟疾、艾滋病、脑膜炎、霍乱、麻疹等令人心生恐惧的疾病肆虐。

  作为一个麻醉医生,他主要是从事医院临床的麻醉和指导工作,因为整个医院只有他一个麻醉医生,尼日尔方面有一个护士,就两个人承担整个医院的手术麻醉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在那里,他克服了医疗设备落后、药品短缺等困难,在尼日尔工作期间一共做了大约2100多例的麻醉,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做了200多例,没有一例事故和差错,赢得了当地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的高度赞誉。

  虽然援助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在尼日尔的两年中,由于条件恶劣,钟日胜和同事们吃了不少苦。在尼日尔偏僻贫穷小城,医疗队员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一边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一边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在疟疾高发地区,即使身为医生的他们也难以预防。钟日胜本人就曾两次感染了疟疾。平日里钟日胜和同事们的生活也很艰苦,经常停电停水,由于长期干旱,使得他们自己种下的蔬菜生长得特别缓慢,样子特别干、特别涩,吃起来感觉像吃草一样,让人难以下咽。

  2005年,尼日尔爆发了一场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饥荒,而饥荒最深重的地区,正是钟日胜他们医疗队所在的津德尔地区。当时数百万人处于无粮状态。市面上买不到食品,钟日胜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吃发霉的米饭。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钟日胜和同事仍然时刻牢记使命,坚持做好医疗救助工作,零距离地接触和救助非洲艾滋病等患者。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得知此情况后,当他来尼日尔视察工作时,接见了工作在大饥荒坚持工作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对于那次接见,钟日胜和他的同事倍受鼓舞,作为一个中国医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战胜各种困难,在这个落后而贫穷的非洲国家救死扶伤,帮助更多的人。

  钟日胜由于在2004年到2006年在西非尼日尔工作期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因此获得了尼日尔共和国颁发的“优秀医疗专家”荣誉称号。

钟日胜空闲时间与当地孩子一起玩耍

  三、情牵非洲,自叙中国力量

  2006年圆满完成援外任务后,钟日胜有感于自己两年难忘的援非经历,他曾在《健康报》《海外文摘》《当代青年》等报纸杂志发表多篇关于援非工作经历于的文章。医院领导得知此情况后,根据他的援非医生经历及写作爱好,多次在交谈中鼓励其在医疗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院领导的鼓舞给了他莫大的动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开始收集了大量在非洲工作医疗队感人的素材,不时将写的稿件拿来与医院领导进行分享。2010年12月,钟日胜创作的以中国医疗队援非为题材的33万多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援非洲医疗队员工作和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本书出版后备受关注。2012年8月16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在北京揭晓,钟日胜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荣获该奖,该奖项是国内文学的重要奖项,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齐名,是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国家级4大文学奖之一。钟日胜成为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家中的“壮族独苗”。

  回忆起在尼日尔的两年,钟日胜吃过很多苦,历经过危险,但是他觉得,能够以自己的医疗技术去帮助非洲人民,挽救更多的非洲老百姓的性命,再苦也是值得的。2012年7月中旬,他再次作为中国医疗队队员前往非洲。这次是去科摩罗群岛。谈到再次赴非,钟日胜表示确实曾犹豫过,但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接受这项崇高的使命。

  钟日胜说:“很多国内的医生都不愿意背井离乡,跨越半个地球到非洲这样艰苦落后的地方工作。但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我比他们更了解,那我觉得我就去做吧。但是对家庭来说,要做很大的牺牲,我的小孩今年还不到两岁,我这一走我的妻子就会很辛苦,她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任。对于我来说,也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因为我觉得我会错过两年陪伴小孩成长的过程。但是我也觉得在地球另一端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需要我们去帮助,需要我们去摆脱疾病的困苦,让他们健康地生活下去,这样相比起来,所以没有什么觉得后悔。”他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踏踏实实地为非洲人民做好服务。尽管思乡心切,但非洲人民对中国医生的尊重和需要,也给钟日胜带来了无限的工作动力。

  在科摩罗首都医院工作期间,钟日胜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展了许多疑难手术的麻醉工作。例如,他为一名刚出生6天的新生儿实施的巨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患者年龄之小,难度之大,在该院有史以来是没有过的。他的出色工作赢得了科摩罗医务人员和病人的高度赞誉。2014年2月,他受到了科摩罗总统伊基利卢?杜瓦尼纳的亲切接见,伊基利卢?杜瓦尼纳总统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对他出色的工作表示感谢。

  四、近年获得的主要荣誉

  钟日胜同志热爱医疗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开展科研。近年来,他获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同时,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11篇。

  因工作表现突出,近年来,钟日胜同志相继受到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各部委的表彰,2013年8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授予钟日胜同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成为南宁市第八批拔尖人才;2013年成为第八批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培养人选;2014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11月钟日胜同志被评为由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文明办联合授予的2014年“中国梦?劳动美——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南宁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2015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年4月被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

编辑:王媛

更多新闻马上拿起手机微信搜索
nnnews2008
关注bet28365游戏官方微信,小新等你哦~!

分享到: